專營標籤貼紙,標籤機,條碼機,傳真機,條碼貼紙
    關於我們   標籤資訊   最新訊息   常見問題   條碼貼紙規格列印測試   聯絡我們
最新訊息 > 為東南亞華文教育錦上添花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jyb.cn/zgjyb/201711/t20171103_826297.html"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教育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工作指南和行動路線圖——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為區域教育的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大契機。2016年7月,中國教育部發布《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從教育使命、合作愿景、合作原則和合作重點等方面為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工作指南和行動路線圖,同時確立教育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定位——教育交流為沿線各國民心相通架設橋梁,人才培養為沿線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提供支撐。“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概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的理念。中國希望沿線各國增進理解、攜手合作、互學互鑒,謀求共同利益、直面共同命運、勇擔共同責任,聚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躍的教育合作態勢,促進區域教育發展,全面支撐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推進“民心相通”工程,開展深層次人文交流,促進沿線各國人民相知相親;致力共商、共建、共享,推進沿線各國教育發展規劃相互銜接,實現融通發展、互動發展;致力于多元文明之間的對話,尋求教育發展最佳契合點和教育合作最大公約數,促進沿線各國在教育領域互利互惠。東南亞地區包括“一帶一路”沿線10個主要國家,是古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據點,地理位置優越,東西文明交匯,多元文化互鑒,商貿經濟暢通,人文交流薈萃。東南亞地區是華人華僑聚居之地,本地區有華人華僑約4000萬人,占東南亞總人口的6%,約占全球6000萬華人華僑的70%。早年,中國移民南來東南亞,為了承傳民族語言文化,興校辦學,從早期的私塾,發展到現代學校,使今天東南亞華文教育源遠流長,具備從小學、中學至大專院校的完整教育體系,在世界華文教育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校模式既有以華文為教學媒介的華校,也有華文補習性質的華校,還有納入所在國主流教育體系的華校,成為世界民族語文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華文教育的共同問題與挑戰盡管所處的政治、社會環境及所面對的教育政策不盡相同,東南亞各國華文教育卻經歷相類似的發展過程:艱辛創業、苦心經營、抗衡壓迫、深耕建設、改革復興、創新發展。盡管辦學模式多樣,東南亞各國華文學校卻能秉持民族教育使命,實現教育社會功能的本土化;不僅培育了優秀民族子女,也為所在國教育服務、儲備人才,為深化跨文化教育交流,豐富所在國多元文化教育內涵,做出了卓越貢獻。縱觀東南亞各國華文教育發展歷程,不難歸納出共同面對的問題與挑戰。從宏觀層面看,有所在國統合國民教育政策的制約,需要爭取法定地位,以確保生存與發展空間;就華文學校本身的發展而言,則有長期面對辦學經費赤字的窘境,合格師資缺口的困境以及教材教法落后的問題。“教育是溝通世界的橋梁,也是世界秩序的建設者。”“一帶一路”倡議的共商、共建、共享策略,可為東南亞華文教育大發展借鑒參考。其要義是優化頂層設計與加強政策溝通,在政治層面上為華文教育建設保駕護航。當前,中國改革開放,大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范圍引發學習漢語言文化熱潮,“一帶一路”倡議即將開創全球文化新格局,東南亞各國政府對華文教育政策或有所轉變。東南亞各國華文教育宜與所在國政府加強溝通,爭取納入主流教育體制,以確保華校獲得法定地位,享有政府的教育資源和發展資助,也為華文課程的開設與教學提供法律保障。為求永續發展,東南亞各國華文教育可以成立一個協調合作機構,加強政策溝通,推進教育發展規劃相互銜接,實現華文教育融通發展、互動發展。此外,東南亞地區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生態環境,為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互鑒互學、交流合作,締造和諧包容、互利共贏、美美與共的大同世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東南亞華文教育兼容并蓄東西文明、跨文化內涵,華文學校的儒家人文氛圍、多語言學習環境,是實現這宏偉愿景的重要中介。和諧包容的文化生態,有利于東南亞華文教育與所在國主流教育尋求發展最佳契合點和教育合作最大公約數,互利互惠,促進教育共同發展。教育共同體實現共贏發展華文教育是中華語言文化在海外傳播的特殊形式,是維系海外華人華僑與祖籍國情感的重要紐帶,也是促進海外華人華僑社會和諧發展的內在動力,更是培育優秀民族子女參與所在國社會建設的主要形式。華文教育因此被譽為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承弘揚的“留根工程”、華人華僑社會繁榮進步的“希望工程”、惠及海外華人生存發展的“民生工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世界華文教育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正加大力度支援海外華文教育發展,推進華文教育的標準化、正規化、專業化建設,支持海外華文學校軟硬體建設、教師培養培訓、教材編寫、課件研發、學生語言水平標準認證。華文教育標準化、正規化、專業化建設,有利于形塑東南亞的華文教育,直面共同命運與挑戰,解決共同問題,實現共贏發展。共建發展東南亞華文教育,有利于促進華文教育與人文領域的合作關系,搭上“一帶一路”發展列車。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友好交往歷史悠久、基礎堅實,合作層面廣泛,發展潛力巨大。“一帶一路”倡議將開啟中國與東南亞友好發展的新篇章。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已有26年,教育合作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共同愿景,奠定了教育合作的良好政治環境;貿易的暢通與經濟合作的深入、國際化市場的拓展,為教育合作、人才培養創造了有利的經濟條件;中國與東南亞鐵路建設、海港物流聯通,以及其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條件的改善,壓縮了交流交往的時空距離,為教育合作提供了極大便利;儒家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相互間文化認同度高,為教育合作營造了一個難得的人文氛圍。因此,我們可以預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與東南亞華文教育領域的合作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交流合作促進和諧共生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和東南亞可以在語言學習、文化互鑒、留學教育、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等教育學術領域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交流與合作,共建教育共同體,促進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第一是發展孔子學院建設,加強語言互通與文化互鑒。近年,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創設、發展孔子學院,既是世界認識中國、學習漢語言文化的重要平臺,也是促進中外語言文化交流、不同文明互鑒學習的主要橋梁。截至2016年底,“一帶一路”沿線已有51國建立了135所孔子學院和129個孔子課堂,注冊學員46萬人。其中,東南亞8個國家設立了31所孔子學院,其中泰國15所,印度尼西亞6所,菲律賓4所,馬來西亞2所,新加坡、柬埔寨、老撾、越南各1所。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化發展,預計將有更多孔子學院在東南亞國家建立。而孔子學院的內涵與功能將進一步深化,除了加強其漢語言文化的學習與傳播功能之外,還將結合投資、建設、貿易、旅游等領域,為所在地提供專門的文化服務。另一方面,語言文化融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工程、先導工程和民心工程。而“教育在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中,既具有黏合劑、催化劑和潤滑劑的功能,又具有‘潤物無聲’的人文交流屬性”。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發展和漢語言文化課程的開設,有助于推進區域“學漢語”熱潮,促進民族間文化互鑒、互學,實現跨文化教育目標,達成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第二是加強教育政策溝通,奠定高等教育共贏發展的基礎。中國已先后和47個國家與地區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4個,包括東南亞的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5個國家。高校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的簽訂,有助于推進留學教育,開展合作辦學,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高水平的人力資源與智力支撐。此外,“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東盟教育部長圓桌會議”“中國—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等機制和項目的啟動,加強了雙方教育政策溝通,促進了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務實合作。第三是推進留學教育,拓寬東南亞學生升學之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重視發展高等教育吸引國外學生來華留學,重視來華留學對國家經濟發展、國際人才培養、國際教育學術交流的重要作用,部署了一系列相關的發展策略和行動方案。其中主要包括實施“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新生獎學金名額;廣西推進“留學廣西”東盟教育,2016年招收的東盟國家留學生達9061人;海南高校著力挖掘自身優勢,為東盟各國培訓熱帶農業、海洋、食品、旅游、經濟等領域官員和技術人員500多人;貴州依托“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舉辦地的優勢,廣泛開展與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等教育建設交流合作;云南民族大學憑借面向東南亞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多元民族語言文化社會環境,在云南省建成“中國—東盟語言文化人才培養基地”。這些高等教育重點建設項目,為東南亞華文學校畢業生提供了多樣化升學出路的選擇。從生源數量看,近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華學生有明顯增長趨勢。而東南亞各國是留華學生源增長的發力點。根據中國教育部統計數據,東南亞國家來華留學生從2010年的約5萬人增長到2016年的8萬余人;2016年來華留學人數按國別排序前15名中,東南亞的泰國23044人、印度尼西亞14714人、越南10639人、老撾9907人、馬來西亞6880人。第四是開展境外辦學,助力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進程。境外辦學是中國高等教育“走出去”戰略的重要體現,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境外辦學穩妥推進。截至2016年,中國高校已在境外舉辦了4個機構和98個辦學項目,分布在14個國家和地區,大部分坐落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4個機構分別是老撾蘇州大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云南財經大學曼谷商學院和北京語言大學東京學院,開設專業包括中國語言文學、中醫藥學、中醫針灸、哲學、法律、工商管理、金融與投資管理、海洋科技、計算機科學、新聞及傳播學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高校在境外舉辦的4個本科以上辦學機構,其中3個坐落于東南亞地區,所開設專業不僅門類豐富,還適應為所在地設施聯通、商貿暢通、資金融通培養專業人才的需要。這對促進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無異錦上添花。誠如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校長王瑞芳所說:“分校為馬來西亞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學生提供了一個頗具吸引力的選擇,有利于完善和優化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格局,助力馬來西亞成為區域高教中心,并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培養跨文化國際型人才。”(作者單位: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教學研究學會)《中國教育報》2017年11月03日第5版

關鍵字標籤:菲律賓語言學校